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

1.学科点基本概况

江苏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科始建于2006年,同年11月获得有色金属冶金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;2007年冶金工程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开始招生;2010年获得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,拥有冶金物理化学、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三个二级学科;2016年获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(培育);2017年获国防军用关键材料特色学科。通过10余年建设和发展,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学科结构和学科体系,是江苏省最早设立冶金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,其建设成就受到了国内高校同行的一致好评。

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44人,其中正高10人、副高14人、中级20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72.73%。拥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骨干教师1人、江苏省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1人,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专职教师12人,已初步建成冶金工程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团队。

2.学科方向及科研情况

本学科围绕冶金工业体系和国防装备建设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,凝练形成了特色鲜明的4个学科研究方向:有色金属冶金工艺及新材料制备、化学与物理冶金、钢铁冶金工艺及特殊钢制备、冶金资源利用与环境控制。

近五年来,本学科承担纵向科研项目13项,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、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、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,总经费505万元;承担横向科研项目33项,总经费1520万元。出版教材4部,发表学术论文145篇,其中SCIEI检索论文60余篇,ISTP检索论文35篇;授权专利23项、其中发明专利11项。

3.平台建设及科研设备

拥有12000平米的教学实验大楼,设立了研究生工作室,配置了先进的办公和科研装备。本学科拥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工程中心,设立了冶金与材料工程实验研究中心,拥有透射电镜、原子力显微镜、扫描电镜、X射线衍射仪、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、全自动化学吸附仪、蔡司矿相显微镜、热重差热分析仪、激光拉曼光谱仪、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分析仪、电化学工作站、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、炉渣熔点熔速测定仪、矿石冶金性能综合测定仪、烟气分析仪、放电等离子热压烧结炉、真空感应熔炼炉、非真空感应熔炼炉、电渣重熔炉、电磁搅拌器、中间包冶金冷态模拟装置、RH真空精炼模拟系统、冶金传热和传质综合实验装置、冶金过程计算机模拟仿真实验系统及Pro-cast等一批科研设备和数字化教学、实训平台。